哮喘案例
作者:云南瑞奇德医院 浏览量:340 日期:2020-02-12
哮喘案例
男性,56岁
一、简要病史
患者四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、喘息,门诊治疗痊愈。后来反复发作,多与受凉和接触灰尘有关。长期使用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、特布他林片、甲强龙及抗生素。近一年哮喘发作频繁。一周前,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,咳黄色粘痰,量少,难咳出,喘息、气促、呼吸困难,活动后喘息加重,无法平卧,夜间端坐样呼吸。在某医院就诊输注“头孢曲松钠”3天,症状无改善,为求进一步诊疗,入我院就诊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症状:咳嗽、咳痰,喘息、心慌气促、呼吸困难、端坐呼吸,大汗淋漓,有濒死感。头痛、左侧胸痛。乏力、纳差。
2、体征:T 37.20C,P 110次/分,R 28次/分,BP 108/78mmHg,情绪紧张、急性病容,呼吸急促,面色及口唇发绀;
眼睑轻度水肿,咽部充血(++),扁桃体不大,心率快、心音弱,双肺呼吸音粗,满肺哮鸣音,下肺可闻及湿罗音;
腹平软,无压痛,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。 生理反射存在,病例反射未引出,脑膜刺激征阴性。
3、其他情况:患者诉疾病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,不敢外出,外出时常出现焦虑、恐惧,对社交严重影响。
4、辅助检查:血常规提示:中性粒细胞:85.6%↑,淋巴细胞计数:0.4 10^9/L↓,血气分析:PH 7.32,
PCO2 22.4mmHg,PO2 48mmHg↓,BE -11mmol/L,SO2 72%。心脏彩超提示:左心舒张功能减退;
胸部正位提示:肺纹理增粗。
三、诊断
1、哮喘持续状态;
2、急性支气管肺炎;
3、I型呼吸衰竭;
4、急性左心衰;
5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;
四、治疗
整体医疗7天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1、一般情况:精神好、表情轻松,无发绀。无咳嗽、咳痰,喘息、呼吸困难。无头痛、胸痛等症状。
心律齐,有力,双肺呼吸音清。可平卧、睡眠可,每日高品质睡眠可达6-7h。下肢水肿完全改善;
活动度已达每日三公里;饮食二便正常。
2、其他情况:应激状态明显改善,情绪控制可,对症状不复发已有信心。
3、检验:血象、血气正常。
六、目前情况
已出院8年(截止到2020年2月回访)
1、一般情况:精神、食欲好,情绪正常,高品质睡眠,体力充沛;
2、出院后未再有哮喘持续状态发作;
3、社会功能恢复,可自主选择外出地点规划生活,生存价值感提升。
循证医学知识链接:
【临床表现】
哮喘表现为发作性咳嗽、胸闷及呼吸困难。部分患者咳痰,多于发作趋于缓解时痰多,如无合并感染,常为白黏痰,质韧,有时呈米粒状或黏液柱状。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很大,轻者仅有胸部紧迫感,持续数分钟,重者极度呼吸困难,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。症状的特点是可逆性,即经治疗后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,部分自然缓解,当然,少部分不缓解而呈持续状态。发作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,不少患者发作有明显的生物规律,每天凌晨2~6时发作或加重,一般好发于春夏交接时或冬天。
【治疗】
1、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,首选吸入激素。
2、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。
3、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,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,或缓释茶碱,或白三烯调节剂;
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。
4、重症哮喘患者,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,可考虑做强化治疗。
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(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),待症状完全控制、
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,渐减少激素用量。
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。